为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在职业生涯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学院职业导航主题系列活动于11月6日在三楼会议室拉开了序幕。首先推出的是“精英讲堂”座谈活动,学院邀请了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潘华明庭长给法学院专业学生做面对面交流。
潘华明庭长是江南大学法学院96级法学专业优秀校友,无锡中院民一庭三级法官,长期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审判经验丰富,调研成果丰硕,多篇论文获得省市级以上奖项,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收到省高院通报嘉奖,连续5年获无锡法院业务能手称号,被评为无锡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优秀法学研究工作者等。
会上,潘华明庭长结合自己大学时期的学习经历和自己的职业成长过程,向大家论证了法学专业学生职业选择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结合目前社会的人才需求状况,他告诉大家,工作中执行力是关键,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而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这也是给初入职场的新人最有益的忠告。在法律职业晋升过程中,潘庭长认为,客观条件、背景固然有一定影响,但那只是一时的,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才能为自己的工作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就法学研究而言,潘庭长认为,现代社会中,法学研究是事关国家民族的大事,中西皆然。但中国法学又不同于大部分英美、欧陆等西方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背景,需要不同的分析框架,我们应要结合本土特点,才经得起推敲。
提问环节,潘庭长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详细指导,并回答了女性在法律领域的强弱势以及律师和法官之间的差异等问题。他还一再叮嘱同学们要摆正心态、树立信心,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岗位。
本次活动是学院“职业导航”主题系列的第一讲,后续学院还将邀请学院实习基地合作导师及部分优秀毕业生走进本次活动。(来源:法学院;文:赵光荣;图:周倩;审核:方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