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伊始,食在四方暑期实践队进行了活动初期的探讨并安排了实践的具体步骤,计划在浙江温州、江苏张家港、江苏丹阳、江苏华安、安徽宿松进行调查实践。实践分为调查问卷、实地探访、交流规划等步骤,在不同时段进行对民间小吃的考察,关注小吃现状与未来走向,并希望通过问卷与实地考察,对小吃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与意见。由此,我们开始了各分队的任务。
按照初定计划,七月初,食在四方实践队浙江温州分队在温州几大著名小吃店进行实践走访,并与店家进行交谈,对温州小吃进行探寻与了解。
浙江温州分队首先前往的是“三姐妹”(信河街店),品尝了具有温州特色的糯米饭。糯米饭是温州本地人的主食之一,也是当地比较普遍的早餐,“三姐妹”这家店的糯米饭更是因其正宗的味道赢得了温州人的喜爱。其口感香糯有嚼劲、配料纯正丰富,近年来慕名而来品尝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在与店家交谈中,分队了解到,温州糯米饭的特色在于简单而丰富,即制作简单但口感丰富。将蒸好的糯米,洒上切好的油条沫,浇上特制的蘑菇猪肉高汤,再加少许鸡蛋丝,可口的糯米饭就做好了。这些年,温州人对糯米饭的喜欢与日俱增,这使得很多小店的糯米饭经营变成全天时。
接着浙江温州分队来到了公园路的猪脏粉店,品尝了正宗的猪脏粉。猪脏粉作为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温州人的骄傲,其主要由猪肠、鸭血、粉干等配制而成。温州猪脏粉的正宗在于猪肠酥烂软糯,猪血嫩滑可口,粉干细嫩滑腻,尤其热汤特别鲜美,而且上桌非常快。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各种配菜,这也是猪脏粉适合大多数人的原因。根据店家描述,温州特色猪脏粉必须要使用较粗的米线和特制黄豆酱。店主介绍说爷爷辈开始就一直从事猪脏粉小吃,如今正宗的温州猪脏粉在温州也所剩无几了。
之后,分队到中华名小吃品尝温州特色小吃灯盏糕,并观察了灯盏糕的制作过程,并从店主那儿了解到灯盏糕背后的故事。相传民国初期,基督教英籍传教士詹嘉德牧师来汀传教,在教徒周某家中吃“灯盏糕”时,反复幼稚地询问:“面底两块是怎样粘合的?”成为一时笑谈。并且,2014年1月10日灯盏糕与清江三鲜面作为乐清传统小吃制作技艺一同被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最后,浙江温州分队对温州特色甜品行杏仁腐进行实地品尝与体验。用料是琼脂、温水、牛奶、椰奶、糖。凝固的奶冻用刀斜着划成菱形,加入糖水、罐头橘子和黄桃、芝麻、杨梅干、葡萄干等,加入薄荷水,冷藏后品尝味道更为鲜美,这也是温州百姓日常中可以简单操作的夏日甜品,有清热解暑的良效。
此外,浙江温州分队还在温州市繁荣的五马街进行了小吃现状的调查问卷活动,并与路人进行了交流,互相传达了对于小吃发展的见解。
活动初期,分队按计划进行实践,取得了较为成果的效果。从浙江温州分队的小吃探访,分队发现,虽然温州特色小吃仍处于经久不衰的阶段,但正宗手艺存在消亡的风险。并且事实也证明小吃经营利润低,虽然市场大,但因其价格低廉在当今的社会环境无法与大酒店相比。因此实现小吃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审视小吃的过去与未来,从发展角度提出一些创新建议,如建立属于温州小吃的特色品牌等等,为当地小吃建设提供绵薄之力。
撰稿人/邵依雯
审稿人/刘昕旎
灯盏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