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结与反思中期调研过程后,“宝岛客家”调研团开启后期调研。调研活动步入尾声,团队一行先后走访牛栏窝客家茶馆、南浦生态村以及客家主题公园,亲身体验了客家生活,与客家人进行了交谈,并了解到政府对于保护客家文化的相关举措,对台湾客家文化的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质性研究亲历客家生活
时间步入七月末,7月30日,“宝岛客家”调研团来到了位于台湾苗栗县永和山水库牛栏窝客家茶馆,亲身体验客家文化之美。
在老板徐春雄的介绍下,团队成员品尝了客家小炒、控肉、客家豆腐等传统客家小吃,并在老板的邀请下,亲身体验客家特色饮品——擂茶的制作过程。将茶叶、花生、芝麻、松子等原料在陶制擂钵中,用擂棒顺时针研磨,直至所有原料都变成糊状,再冲入沸水调匀,一杯营养美味的擂茶就诞生了。
随后,团队一行来到了临近于北埔聚落的南浦生态村,体验了焢窑、编织草绳、碾米等传统客家生活乐趣。由客家茶馆以及南浦生态村可以看出,客家文化发展到现在,依靠其独具特色的文化,成为了极佳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而旅游业也带动了客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或许对于现今的客家文化而言,繁盛的旅游业,是较为不错的传承途径之一。
探访客家主题公园收获妙思
8月1日,“宝岛客家”调研团来到了调研的最后一站——客家文化主题公园。客家主题公园由台北市政府出资,客家事务委员会筹建,是近年来政府保护客家文化的重要工程项目。
据客家文化主题公园的工作人员周组长介绍,客家文化主题公园目前有两大职能,一是展览有关客家文化的相关物品,例如客家传统服饰、油纸伞、擂茶、建筑等,供市民参观欣赏,从而传播客家文化。二是协助市政府举办或自己举办一些活动,吸引台北市民乃至全台湾人民共同参与,一共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例如台北市一年一度的义民嘉年华,就是利用客家人最为重要的节日,举办大型的表演、展示及祭祀活动,调动群众的热情与好奇,共同体验客家文化的魅力。
除了举办大型活动以外,客家主题公园内部也大有乾坤。园区除了配备传统志工以外,还利用高科技设置了视讯室播放客家电影,设计了电子小游戏吸引儿童,利用扫码技术自由选择想要了解的讯息,设置了模拟体验区让游客穿戴客家服饰拍照,跪拜抽签解签,弹奏客家传统乐器等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除此之外,客家文化主题公园非常重视年轻人的教育。在日常的工作中,公园会积极与各大中小学校联系,曾开展让设计系学生根据客家元素设计服装,让小学生在客家服饰简笔画模板上自行设计服装图案等活动,让年轻一代在玩中自主学习客家文化。
作为台北市政府支持建设的客家文化主题公园,更多体现了政府对客家文化的重视。台北市政府专门成立客家事务委员管理台北市大大小小客家事务,并专门制定行政法规保护客家文化(《客家基本法》),无不显示了政府对保护客家文化乃至传统文化的重视。
为期两周的调研活动告一段落,留给众人的却是无尽思考。同根同源的客家文化,在大陆和台湾各放异彩。以客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深入台湾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精神世界。文化保护的妙思不在少数,经济带动文化,政治影响文化,法律规范文化,教育传承文化……文化的保护就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中砰然勃发。台湾的经验值得大陆借鉴,保护传统文化任重道远,你我同责。
审稿人/刘昕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