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精神,践行我校“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关于创新学校体育发展理念、推进体育精神常态化建设新要求。3月24日下午四点半,人文学院体育精神建设活动仪式暨人文学院体育联队成立仪式在田家炳楼207教室顺利举行。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汪双喜老师,分团委书记董霞,马分团委副书记红梅,辅导员徐璐、范增良、刘昕旎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我院2011级至2013级各班学生干部代表参加了本次仪式。
会上,董霞老师介绍了我院体育建设的基本情况,公布了人文学院体育精神建设计划方案。她根据我院实际情况为本次体育精神建设提出了三大目标,即“完善体系,提升体育精神的力量,化被动为主动”。董霞老师表示,可以通过开展常规性体育活动,如竞技、趣味运动项目等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给予集体和个体充分展示的机会,并制定相应的考评体系,鼓励各年级学生积极投身到体育活动当中,增强体质锻炼。
汪双喜书记则借日前《最强大脑》中两个记忆“神童”面对比赛时的不同反应指出,只知道埋头学习而不进行体育锻炼、户外活动,不利于儿童身心发展,会导致体型、体质、耐受力等方面的缺陷,乃至影响人的一生。此外,汪书记还提出了三个口号,即“天天锻炼一小时”、“在大学期间锻炼一个爱好”、“走出网络,走向课堂,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这三个口号都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含义。汪书记指出“天天锻炼一小时”这句口号始于西南联大,历史悠久,足见国家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在大学期间锻炼一个爱好”有助于我们在大学生活期间培养一个特长,并通过特长广交朋友,发展人脉。两个“走出”两个“走向”是对现在大学生生活方式的一种剖析,不“拘泥”于宿舍才能搞好体育精神建设,提高身体素质。
范增良老师以“过来人”的身份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劳逸结合”,将学习与锻炼合理搭配。随后,他又公布了《人文学院体育精神建设积分管理办法》,希望以制度来监督同学们,从而提高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接着,学生会体育部代表王璐同学上台发言,她衷心地希望同学们能在本次体育建设活动中探究到体育精神的阵地,在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
本次体育精神建设启动仪式的顺利举行,是师生通力合作的结果,旨在提升我院学子的体育精神。相信在体育精神的指引下,人文学子能以更顽强的毅力去实现共同的人文梦、江南梦、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