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人文学院】人文学院青年文化沙龙第六期圆满举行
来源:人文学院     发布日期:2014-03-27  查看次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新语层出不穷,成为当下人们津津乐道的流行语。为深入探求网络新语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3月27日下午6点半,题为“我眼中的网络新词”的青年文化沙龙活动在北区大学生活动中心F112室内举行,该活动由人文学院学生会科创部承办。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老师徐协出席了本次沙龙。
活动开始,主持人借用网络新语与观众幽默互动引出沙龙主题,向大家分享了一段“网络新语喜与忧”的精彩小视频,现场学生兴致高昂,笑语频频不断。接着,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表演赛把网络新语的利与弊剖析得鞭辟入里,从立论到自由辩论,再到最后的总结陈词。反方就网络新语对“中华文化美感与深度”、“日常应用和写作”、“青少年成长”三方面不良影响发表意见,而正方则从“社会语言的时代与丰富性”、“创新”、“词语发展变化”几方面来肯定网络新词。辩论结束后,徐协老师做了点评。她认为:“对于没下定论的话题才有可辨性,同时也应辩证地看待,网络新语在针对传播主体和对象这一方面,作为一种符号推动了文化的创新,而在内容和载体方面,也丰富了汉语的内涵和深沉的机制。但万事都有两面性,这种符号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对传统语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摧毁,也混淆了语言的关系。”经过一番激烈的学术讨论后三组同学在现场以情景对话的形式演绎了部分“网络新语”,内容涉及传统语言、时政、日常生活和新语等各个方面。
最后的讨论环节,主持人请现场同学就视频、辩论、情景剧发表意见。部分同学积极发言,畅谈己见。活动最后老师要求我们要正视新语的存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最重要的是要规范使用收进字典的常用词,这样才能将规范化的语言与流行语言相结合,丰富民族文化却又不失传统。
此次文化沙龙活动旨在带领同学们解读网络新词新语的发展历程,激发同学们对新语的兴趣,在探讨其对原有语言的影响的基础上,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新语,让语言在新时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让规范与流行并存,成就人文之美。

上一篇:【人文学院】学习雷锋好榜样,弘扬校园正能量——人文学院分团委志愿服务部“能量卡片”传递活动顺利举行
下一篇:【环土学院】关爱自我 从心做起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910670

服务邮箱:twxc@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