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环土学院】追忆历史,筑梦未来
来源:江大青年     发布日期:2015-08-29  查看次数:
今年是中国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1937年11月25日无锡沦陷,日本倾略者在无锡烧杀抢掠,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一座富裕的江南名城被毁为人间地狱。整整八年,无锡人民历经日寇的残暴兽行,饱受奴役之苦;同时,无锡民众也积极支援抗战,并以各自的英勇壮举抗击日寇的凶残。
为了牢记这段屈辱和抗争的历史,缅怀抗日英烈和遇难同胞,引导青年学生发奋图强,以实际行动参与地方发展,地处无锡的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在青年团员中组织成立了一支“无锡抗战拾遗”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团队成员9人,在学院分团委书记蒋达锋老师指导下,历时一个多月,对无锡地方上的抗战史实进行了一系列学习、参观、寻访、调研和宣传活动。
早在7月初,实践团队成员就按照策划方案,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形式,初步了解无锡抗战历史;收集、整理无锡抗战的各类资料,并在无锡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的帮助下,积极联系抗战经历者,为实践活动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7月5日下午,蒋老师和实践学生一起走访、探望了无锡抗战老兵栾德群老人。栾老是无锡人,今年已97岁高龄,抗战时期负责部队人事工作。虽已耄耋,老人身体健朗、思维清晰,他对江大师生的来访很高兴,认真讲述了他的生平经历和当时抗战人物的故事。师生们把带去的水果切好给老人品尝,和老人促膝交流了近3小时。在临走时,老人一直依依不舍,亲自起身送行。
另外,团队原本计划去拜访的无锡唯一参加过台儿庄血战的老兵孙英杰老人,已于7月21日安详离世,享年95岁。在深感遗憾的同时,团队成员集体为老人默哀致敬。“70年前,他们保家卫国,浴血奋战;70年后,他们默默无闻,渐渐老去。”这些还健在的已为数不多的抗战老兵,更应当受到大家的敬仰、尊重和关爱!
除了寻访抗战经历者,实践学生还分批探寻抗战遗迹,参观抗战纪念馆和资料展,不断充实对无锡抗战史实的了解。7月6日,团队成员前往崇安寺公园观摩了无锡抗战胜利纪念碑,也根据旧照片试图探寻了胜利门的遗址。16日上午,实践团队前往无锡博物馆观看了“抗日烽火在无锡”抗战文物及图片展,下午又赶往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了解无锡民众开展敌后抗日斗争情况。31日上午,实践团队一行六人来到无锡烈士陵园,观摩无锡抗日英雄事迹,祭扫无锡革命先烈,并在烈士纪念碑前庄严宣誓:牢记国耻,缅怀英烈;报效祖国,圆梦中华。
在此期间,实践团队还多次通过随机采访和问卷调查等形式,调研和分析了无锡市民及校内学生对无锡抗战历史了解情况。初步结果显示,尽管大部分市民对这段历史也比较看重,但对真实情况的缺乏了解。为此,通过前期资料的收集整理,实践团队的师生们策划编制了200多份《无锡抗战的那些往事——你还知道吗?》的宣传彩页,在开展宣传活动过程中给无锡市民发放传阅。接下来,环土学院分团委还将进一步结合其它抗战胜利主题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大对无锡抗战历史的宣传和巡讲,使无锡市民和无锡的高校学生,尽可能多地去关心、了解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血泪史。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意义匪浅,它使学生们比较全面地了解无锡抗战历史,对无锡市民也取得了一定的宣传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实践学生深刻意识到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追忆历史,筑梦未来,参加此次实践活动的师生们,将以圆满完成实践任务来为首个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的到来献礼!
江南大学环土学院分团委
2015.8.6
【环土学院】追忆历史,筑梦未来
发放宣传页
【环土学院】追忆历史,筑梦未来
寻访抗战胜利纪念碑
【环土学院】追忆历史,筑梦未来
探访抗战老兵
【环土学院】追忆历史,筑梦未来
发放调查问卷
【环土学院】追忆历史,筑梦未来
参观无锡博物馆

上一篇:【环土学院】十里南长,运河寻踪——记江南大学环土学院“碧航”暑期社会实践小组 “京杭大运河无锡段环保状况调研”
下一篇:【医学院】恩师殷切寄厚望,新生志满入医门——记医学院2015级新生见面会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910670

服务邮箱:twxc@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