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赴青海科教支农小分队的成员们赶往李家山项目试点基地,拉开了为期一周在青海考察物联网智能农牧业的序幕。
李家山项目试点基地是西宁市较大的温室基地,共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温室30多个。队员在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多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温室,温室长约70米,采用自动水源灌溉,自动卷帘机等机械化技术,一个温室的机械化可以达到50%让大家震惊。当地对蔬菜品质要求十分严格,在包装过程中也运用到了物联网技术。蔬菜采下来后会打上识别码对每颗蔬菜进行备案,备案完后打包直接到批发市场或者进入超市或者通过网络流出,简单方便,省时省力。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这样一个温室亩产可达到1万多斤。兴奋之余大家也询问了许多相关方面的问题,得到了负责人的细心讲解。
在了解完李家山温室后,队员们又马不停蹄地奔赴西宁稼蔬农牧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示范园。在西宁市总站站长、示范园经理的带领下参观了他们新建的全钢架结构温室,温室采用自动检测技术,24小时自动检测棚内温度湿度,传回北京总部系统,总部再以信息形式反映也可以在网站上查询并通过计算机控制太阳能热风机,卷帘机的运作,实现高度自动化。这样大量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这样的温室具有非常大的竞争优势。该公司的大棚物联网检测技术还没有和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良好的对接,这也给队员们提出了一个课题,给了队员们一个研究的方向。
作为校级实践队伍,实践团队准备充分,大家团结一致,矢志不渝。为不辜负院校的期望,成员积极采访当地领导,相关负责人,入国家级温室试点基地实地调查,了解物联技术应用。这几日的行程虽然紧凑艰苦但大家仍然为所收获的成果而高兴。
农场负责人向成员讲解物联网技术在大棚中的应用.jpg
成员体验采摘油麦菜.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