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赴青海科教支农小分队的成员经过统一分配分别去传统牧区和现代牧区进行现场调研。首先,队员们先去了青海海北州传统牧区开展调研工作。在当地负责人的带领下与当地游牧藏族细致交流传统放牧的情况,细致观察了他们放养的寒羊群和牦牛群。在此途中,团队碰巧遇上了一个放羊的孩子,在成员的热情交谈中,对比现代的农场,他们的生活相对艰苦,恶劣的环境在他们稚嫩的脸上平添几分沧桑。在他们的积极配合之下,团队获得了调研工作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这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对团队之后的实践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为能准确获得牧场放养情况,了解现代牧场与传统游牧之间的巨大差异,团队进入巴音畜牧合作社进行为期2天的实习,实地考察牧场放牧情况,如牛羊不同季节放养的注意点、圈养和放养的优劣、如何管理牛、羊群、如何更有效的将物联网技术与牧业相结合等等。在此期间,全体队员和牧场人员做了详尽而深入的讨论,了解到目前青海西部已开始将牧业与物联网技术结合,运用物联网技术控制整个产品的加工流程,如RFID的运用、环境的监测等,如此,从牛羊放养的阶段直到消费者买到牛羊产品的全过程都将有记录,产品的安全也能得到一定的保障。当成员看到一台台电脑在实时监控牧场环境饲料投放情况,牛羊的耳朵上都绑着一个个电子标签的时候,大家纷纷感叹放羊的孩子以后可以被解放了。
为交换学习技术掌握情况,了解南北在技术交流方面的差距,团队成员在青海大学主席团一行人的带领下参观了青海大学校园,了解了其特色专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物联网相关专业的发展教学情况。团队也为青海大学带去了富有江南特色的纪念品并向主席团介绍了江南大学特色专业及学校概况,青大主席团表示对江南大学颇为好奇,希望将来加强两校学生之间的交流。随后,团队走进湟川中学,向高三年级宣传推广江南大学,并向学生赠送明信片作为纪念。高三学子表示对南方水乡孕育出来的学校十分感兴趣,对团队入校宣传致以热烈掌声。
此次青海之行,响应了团中央有关2014年暑期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丰富了每位队员的社会经历,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同时认清了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位置,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对自身有了正确的定位。作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社会实践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加深了我们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弥补了理论上的不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为期十天的活动中,队员在实践服务中成才成长,为青海,也为自己的人生留下光辉的一笔。

团队合影.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