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物联网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队的同学们从五湖四海赶赴吉林省吉林市。在为期6天的走访调研中,同学们深入医院、企业与社区,挥洒着青春正能量,用一脚一步、一言一语践行着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意义。
同学们首先走进基层医疗机构,探访物联应用。在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信息管理处,工作人员向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了医院先进齐全的电子信息设备——4套主机相互替补,各种服务链接,电源双向通电。工作人员向同学们演示了医院一卡通从制作到使用的整个流程:身份证读取、办卡、挂号、充值、过账、出票、打印报告,全程都能通过三种功能不同的终端机由患者自助实现。吉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也让同学们对物联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大开眼界。该医院的配药流程从扫码开始,药房得到二维码信息后各个药箱子亮灯,医生取药后机器能自动提取药物精髓,自动封装成袋,最后再提供给患者。
物联技术飞速发展,广大百姓对物联技术的了解和态度是影响物联发展的一大因素。为更进一步了解物联在医疗领域的改进应用和对居民的影响,队员们设计制作了千余份问卷,深入吉林市各社区,调查民情民意。在调查中同学们了解到,市民对物联技术带来的便利普遍表示认可和支持,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很是欣喜。但不同医院之间的信息交流障碍,导致患者转院时病历信息难以跟随。同时,物联网作为新兴技术,仍然缺乏宣传和普及。尤其是许多中老年或文化不高的患者,对现代电子信息设备较为陌生,较难接受,宁愿采用原始的人工挂号、人工出片而不愿意使用医院的终端一体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将物联网技术进一步深入医疗系统,并使之更加便民,是现在的迫切需求,也是未来的必然方向。这几日走出课堂的探访实践,让长期埋头于书本知识的同学们增长了许多实际应用方面的见识,获益匪浅。
企业照片.jpg
北华附属医院.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