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人文学院】让青春梦想在这里生根萌芽——人文学院深入开展2014级新生转型教育工作
来源:人文学院     发布日期:2014-09-05  查看次数:
江南,曲水流觞、风景如画;大学,代有才人、生气勃勃。8月26日—27日,人文学院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81名2014级新生,他们在这个美丽的江南校园相聚,进入人文学院这个大家庭。为了让新生克服初到的不安与惶惑,尽快融入全新的环境,学院坚持“全面性、深入性、连续性”的方针,以专题讲座、导学导读、志愿服务、宣传手册等多样的形式,做好迎新和教育工作,帮助新生顺利完成思想、学习、生活的转型。
学习转型:院长一课,行知书架
区别于新生以往的学习经历,大学学习以自主性、探索性、专业性为特征。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学院在制定接待新生方案的同时,系统规划了以导学主要内容的新生入学教育方案,涵盖了院长一课、专业教育、专业展示、校园导航等丰富内容。
8月29日,在学院新生见面结束后,院长陈明选以“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的有效学习”为题,向新生讲授了大学的第一课。陈院长分析了信息化时代对大学生学习的诉求,鼓励新生建构自身的检索、甄别、利用信息的能力,努力追求学习过程和结果价值的最大化。下午各专业相继召开专业教育大会,与专业全体教师见面,系主任向同学们介绍专业特征、专业前景等内容,巩固同学们的专业思想,帮助其明确学习的要求和方法。30日,负责教学杨晖副院长和负责学生工作的汪双喜副书记,相继以“漫谈大学生学习”、“大学,一定精彩”为主题,一起探讨了大学学习和生活、校园生涯初步规划等话题。
值得注意的是,由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经过多次讨论、比较、筛选,向小教专业新生倾情打造的《江南行知教育书架》在近两年新生专业教育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该书架包括百余部适合小教专业同学学习的书目,并且将书目按照专业性强弱、可读性高低、难易程度等进行了分类,每本推荐书目都有简短的说明以及老师自己撰写的推荐理由和阅读指导,便于同学自主选择阅读。
生活转型:积极融入,文化自觉
新生离开熟悉的家庭,适应新生活是其面临的首要问题。大学的生活转型不仅仅是解除在衣、食、住、行方面对家庭的依赖,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认知和融入。
学院除了在生活转型专题教育讲座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外,更让同学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大学生活的别样面貌。在迎新之初,学生副班主任带领新生游览江大,讲解正心桥、爱晓亭、太湖神鼋的寓意,并安排新生参观校史馆,历数江大百年的革新变迁,在参观校园过程中让新生感受奋发、坚韧、拼搏、自由、批判、挑战是大学的真谛。
早在6月,学院就组织了班主任和学生副班主任的见面会,筹划班级建设问题。8月28日,各班召开了第一次班会,同学们通过游戏、寄语、分享故事与经历等活动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让新生感悟友善、分享、团结的班级生活。
此外,学院党委副书记、年级辅导员以及班主任、副班主任在新生入学半个月以来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同学们生活中的困难,并及时帮助解决,同时鼓励他们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和睦共处,共同进步,让新生积极营造相互包容,积极进取的寝室文化。
思想转型:自我规范,自我发展
迈入大学的校门,意味着学生开始了个人独立的生活。大学是育人、成人之所,而“成人”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自我主体性意识的提高,确立为自己负责的思想,也即学会自我期待、自我约束、自我规划、自我发展。
自8月29日起,学院先后召开了年级会议、新老生见面会、入学教育讲堂、校园管理规章学习会等,相关老师给新生讲解了包括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江南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修订)等文件,加强同学们遵守相关管理制度与规则的意识,提高其自我约束和管理的能力。
此外,优秀学长学姐见面会邀请了在专业学习、社团工作、科研领域成绩突出的5位高年级同学当面传授经验,向新生展示了大学发展的多种选择。学院也安排了校园生涯初步规划的讲座,建议同学们按照专业扎实、能力拓展、思维力培养等方面的要求对自己四年的本科生活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握与规划,加强执行力,将计划落到实处。
开学初的集中教育才刚刚开始,但作为学生的向导,我们在新生的转型之路上任重道远。人文学院在本学期计划安排了海外游学、创新性学习等多方面专题教育,进一步丰富新生教育的内容,并将在注重教育输出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教育的反馈与效果,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和发展自己,让青春的梦想在江南这方沃土生根萌芽!

上一篇:【环土学院】清华大学黄霞教授来我院开展学术交流
下一篇:【人文学院】音师1302班黄华同学入伍欢送会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910670

服务邮箱:twxc@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