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下午四点,我院“粟裕”“冼星海”特称团支部交接仪式在田家炳楼209会议室顺利举行。我院党委书记卢长征、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汪双喜、分团委书记董霞、12级辅导员范增良和13级辅导员刘凡出席了本次交接仪式。14级各班班长、团支书、宣传委员及新晋的特称团支部全体同学以及老特称团支部代表参加了交接仪式,仪式由分团委书记助理翟世航主持。
全体到会人员共同观看的粟裕大将及冼星海音乐家生平事迹的介绍短片之余,董霞老师结合我院特称团支部建设情况做了简要发言。她指出,特称团支部是理论学习的先行者、学风建设的表率者、团建创新的推动者,它能促使支部成员完善自身、为支部建设树立榜样,具有引领力、凝聚力和驱动力。董老师表示,我院“粟裕特称团支部”和“冼星海特称团支部”自成立以来,成果丰硕,然而如何进一步继承优良传统,发扬先辈革命精神,能做的还有很多,因此寄望于后来人。
11级特称团支部紧接着对过去的两年做了工作汇报,13级新任特称团支部也进行了承接班级的争创汇报。汪书记随后宣读了“关于授予汉语1301及音乐1301特称团支部” 的决定,并对获得殊荣的两个团支部表达了诚挚祝贺及殷切期望。
卢长征老师随后进行了主题为“与信仰对话”的重要讲话。他从近日发生的南京公祭仪式出发回顾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引用了杨叔子院士的名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人文精神,就会异化,不打自垮”,指出人文学科在国民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他对支部成员寄予了深切希望,呼吁他们全面深入学习,掌握科学文化,不做“边缘人”和“空心人”;开展团活动避免娱乐化和庸俗化,保持支部的先进性;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特称团支部不仅意味着荣誉,更意味着责任——发扬时代精神,参与道德实践。特称团支部的交接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先辈优秀精神的薪火相传。本次交接仪式的顺利开展,为日后更好地开展党团活动做了良好铺垫的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广大团员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明确发展目标,锐意进取,实现自我价值。
撰稿人:白丹琴、李煦厚 审核人:徐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