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机械学院】蔡氏漆线雕的古与今
来源:江大青年     发布日期:2016-08-30  查看次数:
2016720,组织参观蔡氏漆线雕的第二天,我们社会实践团队接着我参观了蔡氏漆线雕的工作车间,还有艺术馆,了解到了漆线雕的制作过程,所用的材料……

蔡氏漆线雕工艺在厦门流传三百余年,历经蔡氏十三代传人,千锤百炼,不断精进。漆线雕是古代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是受宋元时期的线雕工艺特别是沥粉和泥线雕等工艺的启发而产生的,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清晚期逐渐成熟。漆线雕在厦门沿海地区的发展依赖于民间宗教的兴盛以及神佛雕塑行业的繁荣。在原料上,南方盛产樟木,是雕像的首选材料;厦门同安特有的“白土”,是粉底打磨的最佳原料;而此地又广出桐油,盛产青砖,都是漆线雕的上好材料。这便是历史与地理条件的使然。

传统的漆线雕制作应该包括四个方面:雕塑,粉底,漆线装饰,妆金填彩。对作品的创作设计而言,雕塑是首要的。但就漆线雕线雕一素的特殊美感而言。漆线装饰的技艺才是关键,因而这道工序成了它的工艺名称,逐渐成了它的产品名。漆线雕:用陈年的砖粉和大漆,熟桐油等原料调和,经过反复舂打成柔软,有富有韧性的泥团。俗称“漆线土”。再由手工搓成线称为“漆线”然后在涂有底漆的坯体上用“漆线”盘、结、绕、堆—塑造浮凸的图形。原料就地取材,工序繁难。

三百年前漆线雕的制作基地在同安县马巷镇。蔡氏作坊原名“西竺轩”,现在有姓名可考的可上溯到第八代蔡善养,年代约在清嘉庆年间,著名艺人蔡文沛(1911——1975)为第十一代传人,将作坊迁至厦门。文沛先生首次将漆线雕用以表现历史人物,且广收学徒,将家门绝技公开于世。文沛之子水况先生是蔡氏第十二代传人,为工艺美术大师。他的艺术视野更加开阔,作品《还我河山》和《波月洞悟空降妖》作为工艺美术的经典之作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藏。1972年他还将许多漆线雕图案做成独立的装饰艺术品,成为现代漆线雕生产的主流产品,获得了极大的效益。

通过2天的实地考察,我们深刻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所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
【机械学院】蔡氏漆线雕的古与今
参观
【机械学院】蔡氏漆线雕的古与今
内景
【机械学院】蔡氏漆线雕的古与今
合影

上一篇:【机械学院】“红色资本家”感恩社会投身教育实践调研小组情况报送
下一篇:【机械学院】香山书屋实践调查汇报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910670

服务邮箱:twxc@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