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江南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品牌建设 >> 创新江南 >> 正文
【遂宁日报】记江南大学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团队遂宁之行
来源:江大青年     发布日期:2014-08-18  查看次数:
情牵遂宁 梦萦水绕
  ——记江南大学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团队遂宁之行
“您家里的饮用水取自哪里?生活污水是如何排放的?您认为农村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个夏天,一群来自江南大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大学生,深入我市各县区的乡村和集镇,了解当地农村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为确保我市与江南大学签署的市校合作协议取得实效,推进遂宁生态文明建设,助推绿色经济发展,由5名江南大学同学组成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在市水务局、市环保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7月7日至16日在安居、蓬溪等地开展了系列调研活动。
  生态文明新篇章
  美丽小城换新颜
“这个水库现在是饮用水源,但在以前却到处是网箱养鱼,水体发臭了,根本没法饮用。近年来,我市大力取缔网箱养鱼,库区的网箱被拆除,目前整个水库已经达到了三类水质标准。”在安居区跑马滩水库,工作人员向队员们介绍了水库在水质治理和生态恢复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言谈间不无自豪。
“场镇上正在修建污水处理厂,在铺设雨污分流的管道设施以后,生活污水就不会直接排到西边这条母亲河了,再过几年,这条河就可以变干净变清了。”在9天的实地走访调研中,队员们不断听到此类好消息。近年来,我市三县两区越来越多的场镇建起了集中供水站、污水处理厂,越来越多的河流、水库得到了综合治理,越来越多的水利设施在修缮和维护,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政府和群众的水安全、水生态意识也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报告确定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 ,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水利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水是生命之源,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
2014年6月,我市成功通过“水利部全国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的审查,成为全国46个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之一,这标志着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目前,市水务局已经编制完成《遂宁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市实施方案》并通过水利部专家组的初审,该方案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切实融入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水利规划、建设等方面,立足全域研究水生态文明市的创建,统筹考虑城市和农村的水生态系统,实现人水和谐,从而推动遂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标准化的农业生态产业园,利用生物、物理作用的小型人工生态湿地,一个个在建或待建的污水处理池、处理厂,小流域的综合治理……都充分显示了我市在加快建设农村水生态文明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探索。
  团队齐心克难关
  脚踏实地长才干
在调研中,队员们瞄准了目前水生态文明建设在广大农村地区尚缺乏深入研究和成熟模式的现实,决定以我市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观察、座谈交流、问卷访谈和比较研究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全面考察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经验和不足,以期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路径提供可资借鉴的成果。
尽管经历了10多个小时的舟车劳顿,未经休整的队员们仍然迅速进入状态,与市委常委、江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符惠明教授热烈讨论课题的切入点、立足点、创新点和可行性,不眠不休地调整课题方向和调研方案。
7月的遂宁闷热潮湿,似火烧的炎炎烈日,雨后泥泞的乡间道路,不知所踪却毫不留情的蚊虫,连续转战多地的困乏,无一不“考验”着这一群来自东部高校的年轻学子。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队员们会毫不犹豫地在无路的地方硬是踩出一条路来,只为寻找一个隐秘的污水排放口;会一个人在一个村社待上一整个上午,只为画出准确的地图、收集翔实的数据;会在灼人的阳光下沿着一条河道长途跋涉,只为了解不同河段的污染源和污染程度;会在某个养殖场紧锁的大门前执著地守候,只为问询场内的污水处理情况。
如果说吃苦耐劳是这群年轻人最生动的标签,那么团结协作则是让他们始终充满激情与活力的长鞭。在整个调研期间,从不曾有人说过放弃,不曾有人退缩,更不曾有人被困难压倒。西部的遂宁,他们在这里,以一种坚强而绚烂的姿态快速成长。
  服务社会得新知
  梦萦水绕遂宁情
据了解,江南大学组织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已有30多年历史,鼓励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增知识、长才干、作贡献,在基层和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短短9天时间里,队员们与市县水务局、环保局、农业局等职能部门广泛接触,召开了多场座谈会,详细了解了基层对水生态文明的理解及建设推进实况,认真听取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发甚至灵感。调研中,水务局等部门负责人一同下乡,他们深入基层的敬业精神、极富思辨性的想法,令队员们敬佩和感动。另一方面,在市县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队员们得以深入当地农村和集镇、场镇,实地调查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共计走访三县两区11个镇、16个村、8个社区,1个中型水库、11个小型水库、1个湖泊,2个自来水厂、2个污水处理厂,3个畜禽养殖场,1个人工生态湿地和2个农业产业园,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形成了对我市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较为全面的感性认识,为日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
通过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来自东部高校的学子们对西部农村有了深刻的认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村中多是留守的“九九部队”,空心化现象较为普遍;人口的外迁和向场镇的迅速集中,不仅是对村民传统乡土情感的挑战,也是对生态环境的巨大挑战。西部农村如何避免走传统城镇化的老路,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如何处理好生态文明与经济目标的关系,是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遂宁的社会实践已经结束,但这群江南大学的年轻人仍在继续努力。相信,他们的活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为西部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记者 杨小东)

上一篇:【教育部网站】江南大学“微媒体”助力学生工作
下一篇:关于开展第六届“创业姑苏”青年精英创业大赛的通知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910670

服务邮箱:twxc@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