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分团委:
2014年,团中央在原有“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基础上,新增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并更名为“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每两年(偶数年)举办一次。为适应 “挑战杯”系列赛事的新变化,进一步整合创新创业要素,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增强我校大学生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经研究,决定于2017年9月—2018年4月举办江南大学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范围
全日制江南大学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含留学生)均可参赛。
二、竞赛形式
选拔赛下设3项主体赛事: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
1、创业计划竞赛
面向在校生,以商业计划书评审、现场答辩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参加竞赛项目分为已创业与未创业两类;分为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生物医药,化工技术和环境科学,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材料,机械能源,文化创意和服务咨询等7个组别。
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并已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为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形式,且法人代表或经营者为符合第十五条规定的在校学生、运营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项目,可申报已创业类。
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具有核心团队,具备实施创业的基本条件,但尚未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或注册登记时间在3个月以下的项目,可申报未创业类。
2、创业实践挑战赛
面向在校学生或毕业未满3年的我校毕业生(以最后学历为准),且已投入实际创业3个月以上,以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项目申报不区分具体类别、组别。
3、公益创业赛
面向在校学生,以创办非营利性质社会组织的计划和实践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项目要求拥有较强的公益特征、创业特征和实践特征。项目申报不区分具体类别、组别。
三、赛程设置
本次比赛分为预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参赛学生向各学院申报参赛作品。公益创业赛已于2017年7月2日完成校内选拔,本次不再接受作品申报。
1、以学院为单位在10月11日(周三)前报送作品的申报表(附件1)、商业计划书(未创业)或公司运营报告(已创业)、作品汇总表(附件2)。其中,纸质版一式一份(作品申报表和商业计划书装订成一本),电子版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2、10月中下旬,校团委组织聘请专家进行书面评审,选拔20件左右作品进入复赛。入围复赛的作品将予以立项,每个项目给予一定经费支持。确定立项后,由学校团委划拨一定比例资金到项目组,用于项目持续推进。确定参加校内决赛、省赛和全国比赛的竞赛作品后,学校团委将继续划拨经费进行支持。
3、本次校级选拔赛将评出金、银、铜奖作品,颁发奖状。
4、整个赛程期间,学院可持续提交成熟的作品参加校赛,校团委保留随时增加作品的权利。
5、进入学校决赛的项目可优先推荐到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进行项目孵化,并向风投公司推介进行资本对接。
四、工作要求
各学院分团委要高度重视本项工作,主动寻求学院党政的支持,共同做好学生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相关要求如下: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系列竞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创青春”校级竞赛是我校共青团推进学生素质拓展的重点项目,也是为参加省赛、国赛选拔优秀作品,更是鼓励我校青年学生投身创业实践的重要载体。各学院分团委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做好安排部署,成立活动组织机构,落实人员;要结合学院的实际,制定推进方案,切实把活动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广泛动员,大力宣传。各学院分团委要密切配合,发挥优势,加强协调,切实做好竞赛各项工作。同时,各学院分团委应广泛动员,认真选拔,既要保证参赛项目质量,也要扩大和提升大赛的参与面、受益面和影响力,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进一步扩大活动的群众基础,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广泛利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积极主动进行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扩大活动在全校和青年学生中的影响,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发展。
联系人:单云婷
联系电话:85329311
电子邮箱:twcxcy@jiangnan.edu.cn
联系地址:北区活动中心F221办公室
附件1:江南大学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作品申报表
附件2:江南大学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作品汇总表
附件3:商业计划书(公司运营报告)模板
共青团江南大学委员会
2017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