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设计】“手指上的中国”2021延川篇—黄河布谣“布堆画”篇章一——探寻布堆画布贴,贴满人民生活;继承,承入黄河灵魂。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7-25  查看次数:

“手指上的中国“社会实践团队简介

“手指上的中国”社会实践团队是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师生组建的一支文化服务宣传团队。作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特色摄影摄像团队,“手指上的中国”实践团以“记录传统文化、发现文化瑰宝、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为宗旨。团队依托专业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自拍自制系列纪录片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团队成立至今已历经9年,在9年间我们制作了纪录片“手指上的中国——淮阳篇、绍兴篇、杭州篇、镇江篇、南京篇、苏州篇、苏南篇、芜湖篇、宜兴篇”来记录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采。2021年暑假,“手指上的中国”实践团队再次出发,踏入延川,以“黄河布谣”为主题,开启了“手指上的中国”第10篇的录制之旅,记录延川布贴画这一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的发展与传承。

延川介绍

陕西延川,黄河岸边,滔滔黄河水奔流而下,极目的黄土高原,大山层层叠峦,雄浑博大。黄土、黄河、黄土地上的人们,凝聚在一起。忠厚的父亲,慈祥的母亲,紧紧依恋黄土,用心血描绘人生篇章。延川县,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位于黄河中游陕北黄土高原东部,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现代民间艺术之乡,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延川剪纸、陕西省非遗项目布堆画等丰富的传统工艺资源。

布堆画介绍

布堆画,其雏形源于陕北农村婆姨日常生活中的针线活。陕北有句俗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延川自然条件艰苦,农民们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的衣服往往容易破损,婆姨们在破损的地方缝缝补补、补丁叠补丁,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些不规则的图形,一些心灵手巧的姨婆出于朴素的审美情趣,便有意识地剪贴成一些图案,细针纳缀,别出心裁。布贴画于朴素中见绮丽,艰辛中透出智慧。布堆画于今渐渐脱离纯粹的实用性,不仅仅是一种缝缝补补,人们特意地将它装饰在门帘、烟袋、荷包、围裙、男女的信物和小孩的鞋帽、肚兜,以及书包上。

都翠兰、郭如林夫妇作品陈列室和工作室布堆画作品

活动简介

2021年7月15日——2021年7月18日,“手指上的中国”摄影团队与江南大学ITDS工作室一起,前往延川,探寻黄河,寻找布堆画。

01桌面调研,联系非遗传承人

在前往延川前,小组进行了桌面调研。根据文字,图片,影像资料了解了延川这片黄河边上土地的地理与文化,对布堆画的起源,美学特征,现状有了基本认识。但对于布堆画制作工艺以及布堆画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独特性,重要性的认识仍然浮于表面,希望通过这次活动,用影像记录的方式,将延川布堆画的美传达给大家。根据我们的调研,与江南大学ITDS工作室一起,结合他们的“研培计划”——延川布堆画项目产品设计与制作创新发展研修班项目,我们联系了四位在某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分别是:刘二涛老师,郭如林老师,冯山云老师和刘洁琼老师。(按采访时间先后排序)随后,前往延川的文安驿,梁家河和乾坤湾实地考察学习,在这两个能代表延川灵魂精神的地方,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民风,了解了布堆画的由来和意义。

在第一篇章:探寻布堆画中。我们有幸联系到以布堆画继承为主的刘二涛,刘艳琴老师与冯山云老师。

02采访刘二涛老师与刘艳琴老师

刘二涛,延川县爱鑫文化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延川缺之美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法人,系陕西省妇女手工艺品协会会员,延安市文化产业协会会员。其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下有许多位非遗手工艺人。我们采访了其中一位布贴画非遗传承人:刘艳琴。她是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陕西省农民画研究会会员,延安市妇女手工艺品协会会员、延川县美术家协会理事,延川县妇女文化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为延川缺之美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绣娘。我们前往位于梁家河的缺之美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采访两位继承人。

缺之美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

在刘二涛老师的合作社,刘二涛老师坦言从事医务工作转行到文化产业的原因,表达了她目前事业的困惑,继承非遗与制造收入的关系是她一直以来在平衡掂量与学习的。三年多来,通过她的不懈努力,在传承发展传统民间文化的同时,帮助了一批贫困妇女、残疾劳动力实现就业,真正走出了一条“非遗+就业”的新路子。

刘二涛老师与合作社设计的新品丝巾

在与刘艳琴老师的交谈时,她为我们讲述了她们平时制作布堆画艺术时的步骤。她称布堆画为“艺术”,而艺术不需要草稿,在制作时,她们已经胸有成竹。刘老师平时话不多,但一开始制作布堆画,一个栩栩如生的图案信手拈来,随着制作进入状态,刘老师哼起了陕北小调。她解释道,歌唱是为了解闷。我们了解到,布堆画的制作过程可概括为四个字,先剪后贴。但剪与贴中又蕴含许多细节,例如对形态的把握,对色彩构成的把握,缝线的工艺等等。

刘晓琴老师制作布堆画中

03采访冯山云老师

冯山云,1949年3月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是延川布堆画挖掘、发展和创新的奠基人,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民间艺术家。他的布堆画作品古拙而大气,抽象而生动,具有独特的的艺术风格。民间艺术大师冯山云老师被称为“中国民间的毕加索”。

在参观冯老师工作室时,发现冯老师不仅是布堆画的大师,同时他的长廊上,房间里摆放着许多他的其他艺术形式的佳作,例如油画,剪纸……作为布堆画发展的奠基人,在与冯老师的交流中,最令人发醒的是他对于非遗文化传承的看法。他认为,非遗传承,最重要的是对文化内涵,文化核心的传承。从他的作品就可以看出:黄土地,明亮的日头,有劲的大手,赤裸的双脚,劳动的男女……这样的艺术文化冲击是猛烈的,他教导我们创作需要有灵魂,有内核。

冯山云老师为我们讲解他的作品

上一篇:【设计】“手指上的中国”2021延川篇—黄河布谣“布堆画”篇章二——追溯剪纸布贴,贴满人民生活;继承,承入黄河灵魂
下一篇:【机械】赣鄱大地百载风雨,赤色摇篮再辟新局—“承先烈遗志,传历史使命”南昌篇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910670

服务邮箱:twxc@jiangnan.edu.cn